明日小年厦门春节习俗你知多少

发布时间:2017/8/11 7:10:01 

HAPPYNEWYEAR

今天是农历

腊月廿三

小年

距离春节只有7天了

俗话说

“过了小年就是年”

从今天起,年味就越来越浓啦

从小年到正月十五

厦门人过年都要做什么

跟着阿信一起来厦门民俗~

厦门人的过年日历

①准备“尾牙”除尘办年货

腊月十六

平时,闽台地区的不少民众都会在农历每月的初二、十六祭祀土地公,尤其是生意人和农民更为注重,俗称“做牙”。

十二月十六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“做牙”,称为“尾牙”,是一年中最隆重的。

腊月廿四

农历腊月二十四“送神日”。闽南有句谚语:送神风、接神雨。意思是,腊月二十四,家家户户恭送灶王爷上天“言好事”,这天的天气有风,就是“一路顺风”;正月初四迎接灶王爷下凡,如果有雨,则昭示来年风调雨顺。

按照厦门旧俗,只有到腊月二十四送走家里供的“灶王君”等神后,才能百无禁忌放心做卫生,形成“送神”与“除尘”习俗。

厦门人办年货,种类很多。春联、窗花、祭祀用品等必不可少,蜜饯、水果、炸物等也要备齐。

②过年这些食物要准备好

白萝卜:闽南话发音为“菜头”其谐音“(好)彩头”

豆腐:闽南话谐音“斗富”,即丰裕富足之意

红龟粿:取益寿延年之意,都是为了在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

血蚶:闽南话说“蚶壳钱大赚钱”,这与古时以贝壳为货币有关

长年菜(菠菜):象征长长久久、鸿运当头。

③吃年夜饭还要“添碗筷”

吃年夜饭时,一定要“添碗筷”。

由于厦门的地缘特色,历史上许多人过台湾下南洋,回厦门过年要漂洋过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因此总是有些人不能回来,而这时家里面仍然要为他留一个位置放一副碗筷,以表示人未回,心已回。

④重头戏除夕“围炉”初一~初九习俗

除夕

除夕,闽台两岸都称为“年暝”、“二九暝”或“年兜”。

厦门本地,家家户户都重视围炉,或在家里烹饪,或到餐厅订上一桌。围炉吃年夜饭,预示来年全家团团圆圆。除夕夜,本地人除了贴春联,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,叫“门蔗”。

此外,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、长年菜、发糕,并插上用红、黄两纸扎的“春花”,寓意饭菜长年丰足,吉祥发财。年夜饭后就是守岁,在台湾,“守岁”也叫“长寿夜”,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。

正月初一~初八习俗

正月初一,大早即起,在爆竹声中迎春接福,换上新装开始走亲访友,相互拜年祝福。正月初二是“女婿日”、正月初三“不登门拜年”、正月初四“接神日”、正月初五“送穷”,正月初八要准备初九凌晨“拜天公”。

正月初九

在厦门,过年有个雷打不动的约定:初九拜天公。

正月初九,是玉皇大帝诞辰,对老厦门人来说,这可是一件不亚于除夕的大事。一般,初八晚上祭拜仪式就开始了,桌子围上绣得很漂亮的桌围,点上香烛、摆上各式祭品和鲜花,红龟粿和发糕是必须的预示长寿、发财。

⑤压轴戏元宵赏花灯听褒歌

正月十五

作为闽南过年的“压轴戏”,以“上元”为尾声。本地有句土话为:“吃下上元丸,亲像安心丸”。意思是只有过了上元节,人们过年的心境才能安定下来,重新开始一年的劳作。

这些厦门过年习俗

你都了解了吗?

还有一周时间

让我们期待

过!大!年!

新媒体中心/诚挚出品

图、文|网络综合

平台编辑丨奇创文化

编辑丨吴文强

信息工程部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最先进治疗方法
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xiamenshizx.com/xmsxw/231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更多>>
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    更多>>

    最热文章
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