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◆◆◆
接近尾声……
“时光飞逝,年转眼过去,又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,这一年来厦门的天气表现如何?有人说,“超级寒潮、超强台风、特大暴雨,带来重大灾害,给差评”;有人说,“超级寒潮、超强台风、特大暴雨,让人记忆深刻,经历过一辈子不会忘记”。
的确,年远在太平洋东部发生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,以及秋季快速转变为拉尼娜的现象,对中国的气候带来重大影响,以至于让厦门人都感觉到了,天气表现不同寻常。下面以多个气象新纪录的刷新来告诉大家到底有多么不同寻常。
”新纪录一:
厦门最低气温0.1℃
在全国大范围的超级寒潮影响下,年1月25日早晨6:57分,厦门东渡标准气象站,记录到最低气温0.1℃,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厦门气象站的最低气温,这个0.1℃是离地面1.5米高的百叶箱内的温度,当时的地面气温达到了0℃以下,出现结冰现象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同安北部高海拔地带的几个村庄,一度飘起了雪花,让我们知道下雪不再是北方的专利,厦门人不出远门也能看雪了。
新纪录二:
厦门年降水总量最大纪录:毫米
厦门多年平均的降雨量为毫米,年的毫米比常年平均多出了60%以上。在此以前,厦门年雨量前两位分别是年的.6毫米和年.5毫米,年以绝对优势超出。
新纪录三:
厦门1月份月降水量最大纪录:.3毫米
新纪录四:
厦门9月份月降水量最大纪录:毫米
上半年的春雨季、前汛期降雨和下半年的台风降雨、局地热对流性降雨,对年总雨量的贡献各占一半,全年雨量分布较为均匀,其中1月份和9月份月降水量达到常年平均的3~5倍之多,均打破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,为年总雨量破纪录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暴雨
全年一共出现13场暴雨,其中2场大暴雨,按照气象常规统计方法以20时为日界,年暴雨日数达到11天,是常年平均数的2倍,与年的暴雨日数持平为历史最多;在一般年份较为干燥的季节:1月、12月各出现了一场暴雨,这样的小概率强降雨事件同年发生了。全年降雨日数天,比常年平均多出32天,与年并列为历史第二高位。
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在年的历次暴雨过程中,小时雨强不断刷新纪录,“莫兰蒂”台风带来的那场大暴雨,厦门岛内最大一小时降雨量58.9毫米,接近10年一遇的强度,岛外海沧区溪头水库出现了特大暴雨,最大一小时雨量毫米,超过百年一遇的标准。
厦门不同重现期小时雨强值
新纪录五:
近五十年影响厦门最强台风
-------超强台风“莫兰蒂”
超强台风“莫兰蒂”以中心15级的强度,在中秋节之夜正面登陆厦门,遍布厦门的各气象自动观测站测得的极大风速,简直让人不敢相信,15级、16级、17级的强风,让人怀疑是不是美国灾难大片在厦门上映了?第二天清晨看到全市的满目疮痍,我们才确信厦门多亿的人民币已经随风而逝。
“莫兰蒂”台风影响厦门各地极大风
“莫兰蒂”带来如此强的风力,只有半个世纪以前的号台风可以与之相提并论,可惜当年气象记录较为稀少,测站迁移等原因无法进行比对。近五十年来,同样是正面袭击厦门的号、号这几个让人记忆深刻的台风,都无法与之相比。
那么……
气象新纪录与我有关吗?
很多人也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,费这么大的劲、用掉纳税人这么多钱,测量这些气象数据到底有什么用?这么多纪录与我有关吗?打破气象纪录有没有奖金?这里告诉大家,奖金是肯定没有的,纳税人的钱不是白花的,气象新纪录与厦门每一个人都有关。
举例子说,0.1℃的最低气温,告诉了大家,在厦门羽绒服也是有用的,没有的可以买买买;下次有寒潮到来之前,农民朋友记得蔬菜水果,别等在地里挨冻了,赶紧先收多少是多少,少损失一点是一点,谁让我们的农业还是要靠天吃饭呢;超强台风“莫兰蒂”一定会提醒大家,装修新房子设计观景落地大窗的时候千万要谨慎,不然强台风来了抗不住;出现大暴雨的时候记得将自己的爱车停在地势高的地方。对于老百姓来说,多年一遇的天气灾害,“惹不起,躲得起”,做好自我保护是上策。
但是对于政府和管理部门来说,躲是肯定不行的,积极应对才是上策。这个时候,气象数据就派上大用场了。根据新的气象记录,我们的各项重要设施的防洪排涝能力、抵抗强风能力是否该重新进行评估?我们的水库能应对百年一遇的暴雨吗?我们的建筑等重大工程的设计标准是否该重新研究?毕竟机场、地铁等以后大家天天要使用,要用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,近半个世纪的气象资料显示:超强厄尔尼诺、正面袭击的强台风,二十年左右就会有一次。
2
1
7
年过去了,我们期待风调雨顺,更期待未来能从容应对暴雨、台风。
恭
新
贺
年
撰稿:郭林
编辑:王帅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xiamenshizx.com/xmszy/157.html